从豆瓣上看,发现许多有意思的人,再去看详细资料,都是80年代的,不少还在上学,真是有点汗颜,我虚长十几年,见识却不如人家。后来却想,这或许是我思想尚未落伍吧,这样想也好。
回头来再看我们那些6、70年代出生的呢?我反正是发现很少,想一想,我们这些人的青春期、成熟期,这个社会都发生了什么?也就明白了,所以,我们这些人,要么已经丧失了思考能力,要么在胡扯。
那些说80后如何如何的人们,虽然我没有看他们的话,但是想一想也知道他们在扯淡。
星期四, 九月 14, 2006
《上学记》补记
写过关于上学记了,但是那时候还没有看完,现在看完有一段时间,又推荐给老婆看过,今天在豆瓣上看到别人的评论,还是补一点。
先补一段何先生的介绍,同时也涉及他的几本译作,其中两本已经有了,另外几本再慢慢找:
何兆武,1921年生,原籍湖南岳阳,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中文、外文四系。1956年至1986年,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后,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译有卢梭《社会契约论》、帕斯卡尔《思想录》、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罗素《西方哲学史》等,著有《历史理性批判散论》、《历史学与历史学家》等。
另外有一个独思的简单书评,与我心有戚戚焉,也抄在这里:
2006-09-10 21:31:32 来自: 独思 (北京) 上学记的评论
《读书》前段时间发过两篇文章,一篇是何兆武先生谈读书,一篇是葛兆光先生为何先生的口述史《上学记》写的序文。很好的文章,于是想看看这本厚重的小书——《上学记》。
每当看这样的书,我就有一股劲,要一口气看完。十个小时的读和品是匆忙的,但却是充实的。
在书里,可以感受到一个学者的扎实和坦诚,可以感受到一个大学(西南联大)的自由和学术,可以感受到一群先贤的真实和生活。这是历史,因为它述说的是过去;这是预言,因为它启迪的是将来。
何先生用一生的经历来讲述了“幸福”——“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是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的”。
“名字漂在水上”地做人,其实一切就在于你能否摆脱羁绊,去看穿。 书里提到了很多过往的名人学者,在那过去年代的剪影和他们的故事。读起来饶有趣味,那才是真正的活人。
其中提到了另一位历史学家何炳棣。有两段小文——
“联大时何炳棣是助教,在历史系的图书馆里做事,不过给我的印象,他对学生总是盛气凌人。我们去借书,他总是说:‘这个书不能借。’‘那个书不能借,大家都要用。’老让我们碰钉子”。
“那时候学生不像现在这样都想着要出国,个别的也有,比如何炳棣,从小就一心一意想着怎么出国,现在也成名了”。
何先生对于何先生的评价不高呀。记得去年广西师大出版社有本书,是此何先生的《读史阅世六十年》,我也看过。看书名就知道两个何先生走的人生道路是不同的了,兆武先生随性地恬淡,炳棣先生计划地耕耘。
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何兆武先生的口述史不可避免有些随性,但是我想就算他老人家亲自来写作,也会是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和。但是何炳棣先生就不同了,在他的书里,国家和政治是空缺的,从章节的设定来看,就有一种非写一部传世之作不可的味道。
很显然,我个人是倾向何兆武先生的,但是何炳棣先生的处世不能说不好,只是不同罢了。读罢两书,可以看出两位老人心中,西南联大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在西南联大的岁月是人生中一段至关重要的岁月。可以说他们从相同的起点走向了不同的终点,都很辉煌。 不妨比照地看,对学习,对人生,会有启发。
闭了眼,好像何先生的声音在脑中回荡,那忆往昔的老者温和的讲述——
“每个周末,我都会骑着自行车去北平图书馆借书,一借就是五本,这就是一星期的精神食粮,下周再去。那时候的路已经比较好走了,一路上都是柏油马路,只有快到图书馆的一段路是沙路,自行车胎碾压在沙上的声音至今想来都是那么悦耳……”
很轻的回忆,很清的文字,那是多么惬意的读书生活呀——那动人心的沙沙声。
我想补充一点的就是,其实何先生对何炳棣先生的评价不能说高不高,只是据实而言,由此反映出一个高明的学者的另外一面。
先补一段何先生的介绍,同时也涉及他的几本译作,其中两本已经有了,另外几本再慢慢找:
何兆武,1921年生,原籍湖南岳阳,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中文、外文四系。1956年至1986年,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后,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译有卢梭《社会契约论》、帕斯卡尔《思想录》、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罗素《西方哲学史》等,著有《历史理性批判散论》、《历史学与历史学家》等。
另外有一个独思的简单书评,与我心有戚戚焉,也抄在这里:
2006-09-10 21:31:32 来自: 独思 (北京) 上学记的评论
《读书》前段时间发过两篇文章,一篇是何兆武先生谈读书,一篇是葛兆光先生为何先生的口述史《上学记》写的序文。很好的文章,于是想看看这本厚重的小书——《上学记》。
每当看这样的书,我就有一股劲,要一口气看完。十个小时的读和品是匆忙的,但却是充实的。
在书里,可以感受到一个学者的扎实和坦诚,可以感受到一个大学(西南联大)的自由和学术,可以感受到一群先贤的真实和生活。这是历史,因为它述说的是过去;这是预言,因为它启迪的是将来。
何先生用一生的经历来讲述了“幸福”——“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是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的”。
“名字漂在水上”地做人,其实一切就在于你能否摆脱羁绊,去看穿。 书里提到了很多过往的名人学者,在那过去年代的剪影和他们的故事。读起来饶有趣味,那才是真正的活人。
其中提到了另一位历史学家何炳棣。有两段小文——
“联大时何炳棣是助教,在历史系的图书馆里做事,不过给我的印象,他对学生总是盛气凌人。我们去借书,他总是说:‘这个书不能借。’‘那个书不能借,大家都要用。’老让我们碰钉子”。
“那时候学生不像现在这样都想着要出国,个别的也有,比如何炳棣,从小就一心一意想着怎么出国,现在也成名了”。
何先生对于何先生的评价不高呀。记得去年广西师大出版社有本书,是此何先生的《读史阅世六十年》,我也看过。看书名就知道两个何先生走的人生道路是不同的了,兆武先生随性地恬淡,炳棣先生计划地耕耘。
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何兆武先生的口述史不可避免有些随性,但是我想就算他老人家亲自来写作,也会是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和。但是何炳棣先生就不同了,在他的书里,国家和政治是空缺的,从章节的设定来看,就有一种非写一部传世之作不可的味道。
很显然,我个人是倾向何兆武先生的,但是何炳棣先生的处世不能说不好,只是不同罢了。读罢两书,可以看出两位老人心中,西南联大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在西南联大的岁月是人生中一段至关重要的岁月。可以说他们从相同的起点走向了不同的终点,都很辉煌。 不妨比照地看,对学习,对人生,会有启发。
闭了眼,好像何先生的声音在脑中回荡,那忆往昔的老者温和的讲述——
“每个周末,我都会骑着自行车去北平图书馆借书,一借就是五本,这就是一星期的精神食粮,下周再去。那时候的路已经比较好走了,一路上都是柏油马路,只有快到图书馆的一段路是沙路,自行车胎碾压在沙上的声音至今想来都是那么悦耳……”
很轻的回忆,很清的文字,那是多么惬意的读书生活呀——那动人心的沙沙声。
我想补充一点的就是,其实何先生对何炳棣先生的评价不能说高不高,只是据实而言,由此反映出一个高明的学者的另外一面。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