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八月 30, 2007
书话
昨天整理书柜,翻出来一本范用先生05年三联版的《读书琐记》,二刷,一直翻到今天。
着一类的书,只要看到的,向来喜欢买,刚才草草找了一下,就有,
《闲话藏书》,陆昕,学苑出版社02年第一版,05年三刷。
《嗜书瘾君子》,[美]汤姆·拉伯 著,陈建铭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07年1月初版首印。这本书装帧印刷都好,最重要是原作有趣而译文优美。陈建铭先生是台湾出版业知名人士。
《阅读的危险-大师的读书经验》,吉林出版集团,07年7月初版一印,此书编排设计都不错,想很快会有二印吧。
《我的藏书票之旅》,三联版,01年版,一印,大概是打折书店买的,一方面作者吴兴文先生是台湾书业名人,另外此书装帧设计优良,内附藏书票图均极优美。
《书衣百影》《书衣百影续编》,姜德明先生的这两本书,是分两次在豆瓣书店配齐的,这样的书,拿在手里摸摸就是享受,但显然卖的不好。
《绛云楼题跋》《劫中得书记》,这两本均为上海古籍的《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之一种,作者钱谦益与郑振铎虽无关联,却都因书而选入此丛书
另外几种,不一一说了,《书店》《黄裳书话》《书痴的爱情事件》《查令十字街84号》,最近以来不是大家都知道查令十字街的大名了吗,还有人去伦敦查访此地。
总之,三联的书还是很有质量保证,上海古籍也还可以。一些新出版社虽然有时能推出很不错的书来,可由于各方面配套的差距,还是容易留有遗憾,这也是近几年买书的体会。
着一类的书,只要看到的,向来喜欢买,刚才草草找了一下,就有,
《闲话藏书》,陆昕,学苑出版社02年第一版,05年三刷。
《嗜书瘾君子》,[美]汤姆·拉伯 著,陈建铭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07年1月初版首印。这本书装帧印刷都好,最重要是原作有趣而译文优美。陈建铭先生是台湾出版业知名人士。
《阅读的危险-大师的读书经验》,吉林出版集团,07年7月初版一印,此书编排设计都不错,想很快会有二印吧。
《我的藏书票之旅》,三联版,01年版,一印,大概是打折书店买的,一方面作者吴兴文先生是台湾书业名人,另外此书装帧设计优良,内附藏书票图均极优美。
《书衣百影》《书衣百影续编》,姜德明先生的这两本书,是分两次在豆瓣书店配齐的,这样的书,拿在手里摸摸就是享受,但显然卖的不好。
《绛云楼题跋》《劫中得书记》,这两本均为上海古籍的《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之一种,作者钱谦益与郑振铎虽无关联,却都因书而选入此丛书
另外几种,不一一说了,《书店》《黄裳书话》《书痴的爱情事件》《查令十字街84号》,最近以来不是大家都知道查令十字街的大名了吗,还有人去伦敦查访此地。
总之,三联的书还是很有质量保证,上海古籍也还可以。一些新出版社虽然有时能推出很不错的书来,可由于各方面配套的差距,还是容易留有遗憾,这也是近几年买书的体会。
星期一, 八月 20, 2007
星期五, 八月 17, 2007
星期四, 八月 16, 2007
星期二, 八月 14, 2007
旧文:关于国学
去年在tom的博客写出,觉得还有用
---------------
今天的新京报,说到评选国学大师,其中王国维为十人之首,十人分列如下:
王国维,蔡元培,钱钟书,陈寅恪,胡适,章太炎,鲁迅,郭沫若,梁启超,冯友兰
从这个名单看来,也可以看出网络目前的大众性质,或者说是娱乐性质也好。百度以振兴国学之名,而行娱乐大众之实,网络上或者报纸上已经多有评论,不赘。
我却认为这除了让一些老学究觉得自己所从事研究被看轻之外,也未必不是好事。
所谓国学热,近几年多听之,闲聊当中都不曾置评,这是因为这一话题太大,实在一两句说不清楚,而要说到自己对国学的认识,当如同白痴一般。
虽说是白痴,却也可以说些白痴的话,也不免有一些白痴的观点。如次:
1 国学者,中国之学也。中国为所谓四大文明古国之仅存者,人类数千或者数万年文化兴衰,此起彼伏此兴彼灭何其多也,而中华文明,人种或有更替混杂,文化却历久不灭,其中必有其道理,就这一点来说,国学该学,至少不应该被遗忘,当然不可能都学,也不是都有此兴趣,那些抨击读经潮流的人大可以住嘴了。
2 即从思想文化精华的角度来说,中华文化五千年,所流传下来的文物典章制度,必为大浪淘沙,留下的当然是精华居多,糟粕居少,要学其精华,糟粕便也有入榖中者,如何鉴别,学习者自有法度,不必忧虑。再者,如果要我做一比较,古籍与今文而言,从图书馆里的摆放来看,古籍则十之****是精华,今文则十之六七是垃圾。
3 黄仁宇言应该抱历史之同情感看待古今事物,即不如此,想民主制度出现不过数百年尔,宇内均称此为最先进之人类组织制度,但也不必为此即抛弃研讨此前数千年之文化制度,盖任何先进制度出现,均有赖于此前之人类实践,非空中楼阁。民主既为一种制度,即有其发生发展及消亡的时候,研习古今思想文化变迁,探讨古今制度,对于社会的进步来说,并非为非。
4 其实上述三点均为一般浅显的道理,现在却不是常识而要许多人不厌其烦的说,其来有自,近百年中国遭受打击之后的反动我想是最主要的原因吧。
《新京报》又载薛涌的言论,提到香港诸大学在内地招生情况的变化,大意是香港各个大学在大陆招生,目前已经放弃面试,主要原因是为更多的内地穷困生考虑,希望招入更多内地子弟,提升大学学生的眼界。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北京上海各大城市学生如果不上香港大学,还有诸多选择,而穷困学生则不然,因此他们更愿意以此有限之名额,改变有限学生之命运,善哉,此大学之精神矣。反回来再看我们国内大学主政或者主大学之政的那些王八蛋。。。。
---------------
今天的新京报,说到评选国学大师,其中王国维为十人之首,十人分列如下:
王国维,蔡元培,钱钟书,陈寅恪,胡适,章太炎,鲁迅,郭沫若,梁启超,冯友兰
从这个名单看来,也可以看出网络目前的大众性质,或者说是娱乐性质也好。百度以振兴国学之名,而行娱乐大众之实,网络上或者报纸上已经多有评论,不赘。
我却认为这除了让一些老学究觉得自己所从事研究被看轻之外,也未必不是好事。
所谓国学热,近几年多听之,闲聊当中都不曾置评,这是因为这一话题太大,实在一两句说不清楚,而要说到自己对国学的认识,当如同白痴一般。
虽说是白痴,却也可以说些白痴的话,也不免有一些白痴的观点。如次:
1 国学者,中国之学也。中国为所谓四大文明古国之仅存者,人类数千或者数万年文化兴衰,此起彼伏此兴彼灭何其多也,而中华文明,人种或有更替混杂,文化却历久不灭,其中必有其道理,就这一点来说,国学该学,至少不应该被遗忘,当然不可能都学,也不是都有此兴趣,那些抨击读经潮流的人大可以住嘴了。
2 即从思想文化精华的角度来说,中华文化五千年,所流传下来的文物典章制度,必为大浪淘沙,留下的当然是精华居多,糟粕居少,要学其精华,糟粕便也有入榖中者,如何鉴别,学习者自有法度,不必忧虑。再者,如果要我做一比较,古籍与今文而言,从图书馆里的摆放来看,古籍则十之****是精华,今文则十之六七是垃圾。
3 黄仁宇言应该抱历史之同情感看待古今事物,即不如此,想民主制度出现不过数百年尔,宇内均称此为最先进之人类组织制度,但也不必为此即抛弃研讨此前数千年之文化制度,盖任何先进制度出现,均有赖于此前之人类实践,非空中楼阁。民主既为一种制度,即有其发生发展及消亡的时候,研习古今思想文化变迁,探讨古今制度,对于社会的进步来说,并非为非。
4 其实上述三点均为一般浅显的道理,现在却不是常识而要许多人不厌其烦的说,其来有自,近百年中国遭受打击之后的反动我想是最主要的原因吧。
《新京报》又载薛涌的言论,提到香港诸大学在内地招生情况的变化,大意是香港各个大学在大陆招生,目前已经放弃面试,主要原因是为更多的内地穷困生考虑,希望招入更多内地子弟,提升大学学生的眼界。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北京上海各大城市学生如果不上香港大学,还有诸多选择,而穷困学生则不然,因此他们更愿意以此有限之名额,改变有限学生之命运,善哉,此大学之精神矣。反回来再看我们国内大学主政或者主大学之政的那些王八蛋。。。。
星期四, 六月 14, 2007
星期三, 五月 30, 2007
到底喜欢什么
克大师说:
弄清楚我们想做什么是世上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不但在青少年时代如此,在我们一生中,这个问题都存在着。除非你亲自弄清楚什么是你真正想做的事,否则你会做一些对你没有太大意义的事,你的生命就会变得十分悲惨,正因为你过得很悲惨,你就必须从戏院、酗酒、阅读数不尽的书籍、做社会改革的工作以及其他事情来让自己分心。……你一旦发现真正爱做的事,你就是一个自由的人了,然后你就会有能力、信心和主动创造的力量。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真正爱做的是什么,你只好去做人人羡慕的律师、政客或这个那个,于是你就不会有快乐,因为那份职业会变成毁灭你自己及其他人的工具。
说来真是惭愧,我现在的问题仍然是没有弄清楚我想做什么。幸亏他说:在我们的一生中这个问题都存在,要不然我真要无地自容了。因为我一直以为这个问题应当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解决了。有些幸运的人早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王小波属于比较早解决了这个问题的人,所以他是快乐的,幸福的。
我现在的情况是:对社会学还比较喜欢,做起来有一些快乐;对文学无限向往,但是缺乏才能;也许最终发现,我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是观察四季轮回。我现在急不可耐地等待着2012年。那时我60岁,退休。我现在的感觉有点像我的一位80岁的调查对象(一位老年同性恋者),他对我说:我真正的生活从60岁才刚刚开始。
上面这些话是引自李银河的博客。
我又想,其实一个人到底喜欢什么这个话题是个伪话题,但是有意义。
我喜欢什么呢?刚才想了一分钟,觉得还是读书,虽然读的也不多,也没有多少时间读,但还是喜欢,单纯读书这件事就够喜欢。
破坏读书兴致的有两件事,第一,功利心,总觉得出于喜欢或者出于享受的读书是不对的。第二,干扰。工作起来之后,读书的精力和兴致都差,尤其是需要思考的书。
弄清楚我们想做什么是世上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不但在青少年时代如此,在我们一生中,这个问题都存在着。除非你亲自弄清楚什么是你真正想做的事,否则你会做一些对你没有太大意义的事,你的生命就会变得十分悲惨,正因为你过得很悲惨,你就必须从戏院、酗酒、阅读数不尽的书籍、做社会改革的工作以及其他事情来让自己分心。……你一旦发现真正爱做的事,你就是一个自由的人了,然后你就会有能力、信心和主动创造的力量。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真正爱做的是什么,你只好去做人人羡慕的律师、政客或这个那个,于是你就不会有快乐,因为那份职业会变成毁灭你自己及其他人的工具。
说来真是惭愧,我现在的问题仍然是没有弄清楚我想做什么。幸亏他说:在我们的一生中这个问题都存在,要不然我真要无地自容了。因为我一直以为这个问题应当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解决了。有些幸运的人早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王小波属于比较早解决了这个问题的人,所以他是快乐的,幸福的。
我现在的情况是:对社会学还比较喜欢,做起来有一些快乐;对文学无限向往,但是缺乏才能;也许最终发现,我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是观察四季轮回。我现在急不可耐地等待着2012年。那时我60岁,退休。我现在的感觉有点像我的一位80岁的调查对象(一位老年同性恋者),他对我说:我真正的生活从60岁才刚刚开始。
上面这些话是引自李银河的博客。
我又想,其实一个人到底喜欢什么这个话题是个伪话题,但是有意义。
我喜欢什么呢?刚才想了一分钟,觉得还是读书,虽然读的也不多,也没有多少时间读,但还是喜欢,单纯读书这件事就够喜欢。
破坏读书兴致的有两件事,第一,功利心,总觉得出于喜欢或者出于享受的读书是不对的。第二,干扰。工作起来之后,读书的精力和兴致都差,尤其是需要思考的书。
星期二, 五月 15, 2007
星期四, 五月 10, 2007
关于吃
http://paowang.com/cgi-bin/forum/viewpost.cgi?which=paowang&id=667474
刚才看了这篇,忍不住也写两句。
沈宏非当然是资深吃家,以前看陆文夫的《美食家》,朱世一精于美食,我看得真是目瞪口呆。那时候年纪小,12岁吧,生活当然也不行,日常美食无非面条,全年吃肉估计不过二斤,能想到的美食最多就是猪牛羊肉,鱼肉甚至没有吃过。
又过了二十多年,饮食也有点经验,我的体会是,美食必鲜,任何食物,如果失去鲜这个因素,便难称美食。即便是泡菜者流,最初制作时的选料也需要新鲜,而像海鲜,更是鲜字当头,新鲜的,即便生啖亦可,不新鲜,不论如何烹制,总是不行。
个人吃馆子的经验,虽然不论何方菜系,总有好坏,但总体来说,粤菜选料严谨,深有体会,不说一流,即便二三流粤菜馆,选料上就已经胜了一筹,川菜就有点差距,淮扬菜吃的少,感觉比川菜好一些,北方的菜就差多了。想这可能与气候有关,南粤气候奥热,若不注意肉菜新鲜,极易中毒,久之形成注重保鲜的习惯,越靠北方,肉菜则越不易变质,久之也形成不注意保鲜的习惯。
中国广土众民,气候物产差别极大,连菜系都受此影响相距悬殊,也是一个小小想法。
刚才看了这篇,忍不住也写两句。
沈宏非当然是资深吃家,以前看陆文夫的《美食家》,朱世一精于美食,我看得真是目瞪口呆。那时候年纪小,12岁吧,生活当然也不行,日常美食无非面条,全年吃肉估计不过二斤,能想到的美食最多就是猪牛羊肉,鱼肉甚至没有吃过。
又过了二十多年,饮食也有点经验,我的体会是,美食必鲜,任何食物,如果失去鲜这个因素,便难称美食。即便是泡菜者流,最初制作时的选料也需要新鲜,而像海鲜,更是鲜字当头,新鲜的,即便生啖亦可,不新鲜,不论如何烹制,总是不行。
个人吃馆子的经验,虽然不论何方菜系,总有好坏,但总体来说,粤菜选料严谨,深有体会,不说一流,即便二三流粤菜馆,选料上就已经胜了一筹,川菜就有点差距,淮扬菜吃的少,感觉比川菜好一些,北方的菜就差多了。想这可能与气候有关,南粤气候奥热,若不注意肉菜新鲜,极易中毒,久之形成注重保鲜的习惯,越靠北方,肉菜则越不易变质,久之也形成不注意保鲜的习惯。
中国广土众民,气候物产差别极大,连菜系都受此影响相距悬殊,也是一个小小想法。
星期一, 四月 30, 2007
星期日, 四月 29, 2007
教育以及升学
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这么重视,以致产生各种问题,又有各种的讨论,但总的来说,我觉得,不管孩子负担是否重,对孩子本人或者社会,将来的利弊,我还是持肯定态度。
当然细节上,有很多问题,比如许多家长的方式根本不对,或者整个教育体系问题很大,可总体上,大家都重视教育了,这是主流。教育当中出现的问题,肯定受制于社会发展程度,个体上肯定受制于家长,这无可置疑,在任何社会,这个问题都存在。《伤仲永》都读过,类似的事情也还在发生,这个与时代或者空间无关。
只要大家重视,教育自然一天天好起来,这是我的观点,因此不必急。
以上的感慨是看今天报纸后的想法,报纸上讲北京小升初叫停择校,我看关键是目前的主要教育资源仍然公办,这是根源。
看那些为了孩子将来升学以致工作从小上各种班,忙得焦头烂额的家长,我想,我不会这样。
孩子没有上重点中学不可怕,甚至没有上重点大学也不可怕。重点是心智健康,能爱人爱生活,能独立思考,够了。
上不了好中学好大学不可怕,享受不了好老师好学校,可以从书里去找,这一点上,儿子比我的条件好,怕什么呢?
星期日, 四月 22, 2007
星期五, 三月 09, 2007
星期五, 二月 23, 2007
星期三, 二月 07, 2007
和我的想法一致
很久没有更新了,从随笔万象上偶然看到这个文章,觉得和我近几年的想法很一致:孩子从小能有较为充裕的乡村生活体验,其实是很有益于成长的。
不过中国现在的情况有些不好,城里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知识教育,却没有机会亲身接触自然,农村的孩子却在接受知识的环节上被认为歧视。另外一个方面,所谓传统糟粕,正是在农村中大量存在,而我却很喜欢这些糟粕中的多数,我认为那是传统,比如过年、红白喜事的种种仪式,现在城市里,无非西化,而作为中国人,少了几千年来形成的仪式感,还叫什么过年,还叫什么洞房花烛夜。这些,在城市里的孩子们当然接触不到。
摩罗:乡村孩子与城里孩子
作者:摩罗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07-2-7
从杨支柱的博客上读到一句很喜欢的话,复制在这里:“不能认为城市孩子的素质比农村孩子高。实际上农村孩子在心理健康、身体耐受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爱心、公平观念等方面都因为不是独生子女而强于城市孩子,他们较弱者无非文化素质而已。”
这是很好的见解。我作为一个从乡村来到城市工作的人,很长时间一直因为小时候没有受到较好的教育而感到遗憾。近几年才认识到,我在乡村自然环境中和较为淳朴的村民文化环境中所受到的熏陶,是比较正面、比较舒展的,比城市环境更有利于养成较好的价值观和精神个性。
至于“较弱者无非文化素质而已”,表述未必准确。应该改为“较弱者无非对于精英文化的了解而已”。因为我们的教育所教者,全是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所共同认可的意识形态,所谓教育,就是用这种意识形态教化全社会,以便造成全社会对精英群体的认同、服从和追随。这当然也是一种文化,但只是文化的一种,而不是全部。精英群体规定了这种文化是正统,别的东西就好像不是文化似的。实际上在乡村自然环境中和较为淳朴的村民群体中受到的熏陶,才是一种真正具有草根性的文化。我们在那个环境中所养成的生命状态和人格状态,应该说比精英文化的教化更加纯正,更加自然化人性化。可是村民们在社会结构中一直处于绝对弱势,他们的文化没有地位,于是就被精英群体判决为没有文化。这是极不公平的。
有时候我想,城里的这些孩子,其实是很可怜的。他们只是社会化的资源享受得多一点,比如教育投资啊,公共汽车啊,剧院啊,艺术展览啊之类,可是那些对生命来说更加根本的东西他们却享受不到。他们没有小溪,没有山峦和原野,他们吃不上野山楂,见不到满山遍野的杜鹃花,看不见蚂蚁搬家和大雁南飞,见识不到野狗做爱、猪婆下崽、乌鸦洗澡和小鸡出壳,以及蜘蛛结网和萤火飞舞,他们双脚踩不着泥土,身体沐浴不到植物的香气和火粪的烟气。他们甚至难于见到河流与波浪,有的城里孩子竟然把江河理解为卡通画片上的三根波浪线。这样的贫乏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造成的伤害与残缺,肯定不比乡村儿童因为资源匮乏、无书可读所受到的伤害小。
此外,乡村还有山歌、民谚、传说、神仙鬼怪故事。村民们一代代地在这些灵性丰沛的氛围中展开他们充满想象力的生命。真正的文化孕育在生命的活动之中,乡村孩子参与和见识着如此丰富的生命活动,所以他们具有更加自然更加辽阔更加健康的文化修养。而城里的孩子离生命甚远,他们的文化是从书中学来的死知识,跟自然跟生命隔着一层什么东西。如果说乡村孩子拥有着自然的文化和神灵的文化,城里孩子只是拥有着社会的知识和机器的知识,说穿了就是没文化。有知识没文化正是这个时代的致命病症之一。
要是能够把乡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双方的优势结合起来,那就更加有利于下一代的成长。这种结合并不是不可能的,乡村父母和城市父母可以结成联谊家庭,在某个合适的时候,城市父母可以带孩子到乡村生活一段时间,让孩子跑遍乡村的山野,流一身汗滚一身泥,还可以看看小麦和水稻的生长与收割。乡村父母也可以在另一个合适的时候带孩子到城里来住一段,让孩子看看少年宫、科技馆,逛逛书店、博物馆、超市、庙会和各种各样的展览会。这种交流对城里的孩子更加重要,他们太需要了解山野和乡村。希望城里的父母不要光是带孩子去风景区游山玩水;仅仅在山水之间走一趟、拍几张照片是不够的,孩子很难因此就将自己的生命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只有在青山绿水之间生活过,在那里跌跤、流汗、淋雨、哭泣、欢笑,在高粱地里捉迷藏、在稻草堆里翻跟斗,等等等等,心灵才会真正受到一丝丝养育和滋润。
自然之书与圣贤之书,谁更根本?谁更纯正?谁更生命化?谁更人性化?答案不言而喻。一种是乡村自然环境中养成的生命化的文化,一种是社会主流势力所灌输的精英文化,这两种文化未必完全是对立的,但二者的确有许多不同之处。一个人如果能够兼有这不同的两种文化,比只有一种文化的人肯定更加具有优势。
不过中国现在的情况有些不好,城里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知识教育,却没有机会亲身接触自然,农村的孩子却在接受知识的环节上被认为歧视。另外一个方面,所谓传统糟粕,正是在农村中大量存在,而我却很喜欢这些糟粕中的多数,我认为那是传统,比如过年、红白喜事的种种仪式,现在城市里,无非西化,而作为中国人,少了几千年来形成的仪式感,还叫什么过年,还叫什么洞房花烛夜。这些,在城市里的孩子们当然接触不到。
摩罗:乡村孩子与城里孩子
作者:摩罗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07-2-7
从杨支柱的博客上读到一句很喜欢的话,复制在这里:“不能认为城市孩子的素质比农村孩子高。实际上农村孩子在心理健康、身体耐受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爱心、公平观念等方面都因为不是独生子女而强于城市孩子,他们较弱者无非文化素质而已。”
这是很好的见解。我作为一个从乡村来到城市工作的人,很长时间一直因为小时候没有受到较好的教育而感到遗憾。近几年才认识到,我在乡村自然环境中和较为淳朴的村民文化环境中所受到的熏陶,是比较正面、比较舒展的,比城市环境更有利于养成较好的价值观和精神个性。
至于“较弱者无非文化素质而已”,表述未必准确。应该改为“较弱者无非对于精英文化的了解而已”。因为我们的教育所教者,全是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所共同认可的意识形态,所谓教育,就是用这种意识形态教化全社会,以便造成全社会对精英群体的认同、服从和追随。这当然也是一种文化,但只是文化的一种,而不是全部。精英群体规定了这种文化是正统,别的东西就好像不是文化似的。实际上在乡村自然环境中和较为淳朴的村民群体中受到的熏陶,才是一种真正具有草根性的文化。我们在那个环境中所养成的生命状态和人格状态,应该说比精英文化的教化更加纯正,更加自然化人性化。可是村民们在社会结构中一直处于绝对弱势,他们的文化没有地位,于是就被精英群体判决为没有文化。这是极不公平的。
有时候我想,城里的这些孩子,其实是很可怜的。他们只是社会化的资源享受得多一点,比如教育投资啊,公共汽车啊,剧院啊,艺术展览啊之类,可是那些对生命来说更加根本的东西他们却享受不到。他们没有小溪,没有山峦和原野,他们吃不上野山楂,见不到满山遍野的杜鹃花,看不见蚂蚁搬家和大雁南飞,见识不到野狗做爱、猪婆下崽、乌鸦洗澡和小鸡出壳,以及蜘蛛结网和萤火飞舞,他们双脚踩不着泥土,身体沐浴不到植物的香气和火粪的烟气。他们甚至难于见到河流与波浪,有的城里孩子竟然把江河理解为卡通画片上的三根波浪线。这样的贫乏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造成的伤害与残缺,肯定不比乡村儿童因为资源匮乏、无书可读所受到的伤害小。
此外,乡村还有山歌、民谚、传说、神仙鬼怪故事。村民们一代代地在这些灵性丰沛的氛围中展开他们充满想象力的生命。真正的文化孕育在生命的活动之中,乡村孩子参与和见识着如此丰富的生命活动,所以他们具有更加自然更加辽阔更加健康的文化修养。而城里的孩子离生命甚远,他们的文化是从书中学来的死知识,跟自然跟生命隔着一层什么东西。如果说乡村孩子拥有着自然的文化和神灵的文化,城里孩子只是拥有着社会的知识和机器的知识,说穿了就是没文化。有知识没文化正是这个时代的致命病症之一。
要是能够把乡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双方的优势结合起来,那就更加有利于下一代的成长。这种结合并不是不可能的,乡村父母和城市父母可以结成联谊家庭,在某个合适的时候,城市父母可以带孩子到乡村生活一段时间,让孩子跑遍乡村的山野,流一身汗滚一身泥,还可以看看小麦和水稻的生长与收割。乡村父母也可以在另一个合适的时候带孩子到城里来住一段,让孩子看看少年宫、科技馆,逛逛书店、博物馆、超市、庙会和各种各样的展览会。这种交流对城里的孩子更加重要,他们太需要了解山野和乡村。希望城里的父母不要光是带孩子去风景区游山玩水;仅仅在山水之间走一趟、拍几张照片是不够的,孩子很难因此就将自己的生命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只有在青山绿水之间生活过,在那里跌跤、流汗、淋雨、哭泣、欢笑,在高粱地里捉迷藏、在稻草堆里翻跟斗,等等等等,心灵才会真正受到一丝丝养育和滋润。
自然之书与圣贤之书,谁更根本?谁更纯正?谁更生命化?谁更人性化?答案不言而喻。一种是乡村自然环境中养成的生命化的文化,一种是社会主流势力所灌输的精英文化,这两种文化未必完全是对立的,但二者的确有许多不同之处。一个人如果能够兼有这不同的两种文化,比只有一种文化的人肯定更加具有优势。
订阅:
博文 (Atom)